【升州乡试那一段,杜撰的!诸位姑且看之……】“哦?”这一回,周康有些心动了。叶轩依旧有些骄傲的说道:“年前忙着炒地皮,帮里的海贸全给停了,水手、船工全部回乡待命去了。也多亏如此,这一场大变才没有波及到他们。”“四公子可以放心,这帮水手、船工都是跑了多年海的老手,经验丰富!无论是怎样的船,只要他们一到手,不用多久便能操作自如!”周康同意的点头,镇海帮占据东南海商中第一海帮的名号多年,手底下的水手自然都是不错的。“我全要了!过些日子,你将他们召集起来,一块送到升州去!”周康这便算是同意了叶轩的投诚。“多谢东家!”叶轩也就顺道改了口。“我在扬州还有些事,过后你就和我们一块走吧,李易的人头,我们会留给你来砍的!”周康自然明白叶轩投靠自己的目的。“多谢东家!”叶轩这一次的道谢显得更加的真诚。……第二天,身为叛军头脑人物的李易竟然真的来到了扬州太守府衙的牢房里。名为视察,可已然投靠叛军的扬州太守童钰却是决计不会信的!开什么玩笑!去牢房视察?李易很闲吗?所以,童钰不惜放下了手中的公务,跟着李易一块儿下到牢房“视察”。李易进了牢房,便径直朝最深处走去。身后的童钰便愈发的认定李易来此必有所图!只是等到李易越走越深的时候,童钰便开始有些心慌了,虽然他并不明白心慌的缘由:“那个人他也不认识啊!”“打开!”李易朝着随行的牢头吩咐了一声。牢头赶忙上前开门。门开之后,只见脏乱的牢房内,竟然有一人正襟危坐着。那人自然便是华清!华清身上的衣物依旧脏乱不堪,但蓬头垢面的形象却恍然一新!胡子剃掉了,发髻也重新扎了起来。李易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端坐着的华清。华清冲他微微躬身,算做是示意。李易只在门口站了片刻,便举步走进了牢房。“关门!”随着李易令下,外头的牢头便将牢门关上了。一道门将童钰隔在了外面,童钰只来得及往里看上一眼,也只看见正对着他的华清,嘴角露出了一抹意味难明的微笑,也不知是嘲讽还是欣喜。“现在就笑,为时尚早吧?”门内,入内的李易也看见了华清嘴角的这抹微笑。华清再次笑了笑,自信的说道:“您既然进来了,那我便能出去,和您一道出去!”“你很自信!”李易看了他一眼,便寻了处地方坐下。“呆在这种地方,要不自信一点,可出不去!”华清回道。李易坐下之后,便开口说道:“说吧!我的时间很宝贵,既然你有本事让我出现在这里,想必也有能力证明你的价值,但你要知道,价值这种东西是由需要他的人来决定的!”华清同意的点头,赞道:“李老板果真是个出色的生意人!”“呵呵!”李易笑了,看着华清说道:“那是以前,现如今改行了,把全部身家都投了下去,做了笔天底下风险最大的买卖!”“收益也是最大的!”华清补了一句。李易不置可否的笑笑,说道:“所以,你该清楚,我现在的时间宝贵到什么样的程度,若是你的价值抵不上我耗费的时间,恐怕就要拿些别的东西来偿还了。”“无非就是一条命罢了!我这笔买卖和李老板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华清说道。“行了,你该说正事了!”李易说道。“好!”华清点头,随即便直言不讳道:“南下升州!”“这么直接?”李易诧异的望着他,笑道:“要知道,就算你这么直接,我对你的怀疑可一点也不会少!”“所以,这样不是更省时间嘛!毕竟时间对你我来说都很重要!”华清回道。李易沉默了片刻后问道:“理由?”“平凉李伦已经到淮阴郡了……”华清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李易打断了,但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他只有五千兵马!”李易表达的意思也很明显。华清笑了,笑得很灿烂,笑得让李易有些不舒服,但相比他接下来说出的话,李易倒宁愿面对他这个笑容。“可你们志不在北,杨廷和此时应该要出武夷山了吧?”华清平淡的声音却如同炸雷一般在李易耳边响起。“你到底是谁?”李易双目怒视,质问道。华清坦然处之,回道:“你不是已经让人查去了吗?想必很快就知道我是谁了!”李易深呼吸几次,便将怒火压下。这一刻,他提高了对眼前之人的重视程度,这个人竟能将他们最为绝密的情报搞到手,而且还是在身处牢狱数月之久的状况下。既然对方不同凡响,李易自然不会用对付平常人的办法应对。为此,他的愤怒只来了片刻便消失了,对付这样的聪明人,愤怒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于是,片刻间,牢房内陷入了长长的寂静。到了这一步的华清也乐得闭目养神,静候结果。不久之后,牢房的大门再次打开,走进来一位李易随身的亲兵,俯下身子,在李易耳边耳语一会儿后方才离去。李易听完了手下人的汇报,沉默的想了想,忽而笑道:“一个连自家恩人都能杀的人,我用起来可不太放心!”听见声响,华清便睁开了眼,见李易发问后,这才笑着回道:“可我知道你一定会用我!”“哦?为什么?”李易笑着问道。“因为你很自信!另外,你现在真的很缺人!”华清笑着回道。李易望着他,华清便坦然与之对视着。片刻后,李易笑了起来:“哈哈,你说得对,我李某人的确很自信!也确实很缺人!”“走吧!”说完,李易便站了起来,华清同样也站了起来……半日之后,在与扬州联络站、货栈的人手见过面后,得到了华清出狱的消息的周康等人便带着叶轩等一帮镇海帮残留下来的好手,启程往升州赶去。再过了半日,通过李易的军令,叛军派遣了一支四千多人马的精兵南下升州。四千多人,渡江南下,拿下升州这座虎踞龙盘的雄城,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聪明的李易却依旧下达了这个命令!因为,统领这支兵马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杨询!李易可不是出于打压报复这等狭隘的想法而选择如此出兵的。而是因为,只靠着这些人便已经足够拿下守备力量早已被削弱到极点的升州城!因为,杨询手上的兵马都是精锐!真正的精锐!何况,他手上还有着当世最强的水师!视线回转,却说这几日来远在升州城外的农庄里面,又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片又一片的巧手匠人正在四下的忙碌着。农庄里的居民上前一问,才知道又是大东家下的命令。居民们并不知道这忙忙碌碌的是要做些什么,但既然是大东家的要求,那么想必做的一定是好东西!工匠们热火朝天的工作之时,头顶上总会有一只机灵的白鸽在空中盘旋。远处,许辰看着工地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六月十五,乃是升州本地乡试的日子。升州辖下各县的优秀学子都会在这一天汇聚到升州城内,进行为期三天的考试。科举制度虽说是隋文帝初定,然考试取官的办法却古已有之。作为南陈都城的升州,也早就在城中最为繁华的地段建了一座贡院,以作开科取士之用。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虽说如今大唐的乡试几乎全在各郡太守的一念之间,然而有着深厚传统的升州却只能靠着光明正大的考试,选出的举子才能让他人心服口服。也有那不信这个邪,试图颠覆这种传统的郡守,可每当不是在贡院举行的举子选拔,升州本地的学子竟然一个都不愿出席!闹到最后,那些个郡守只好从别处寻了几个学子来充数,然而,愿意去做这种事的学子又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即使到了长安,坐到了殿试的考场之上,又怎么可能敌得过其他地方层层选拨上来的优秀学子?最终,迫于吏部关于郡守文教方面考核的压力,即使再顽固的郡守,也不会拿自家的前程置气,只好愤愤恢复了贡院开考的老传统。而这一届的升州太守又是个“和气”的长者,自然更不会在这上面与升州的学子为难。于是,乡试自然照常举行。乡试前三天,照例是整个升州城最为热闹的时节,这一番沾惹着文墨之气的热闹自然要数贡院前头的这一条大街上最为鼎盛。就在乡试的前一天,许辰也带着老老少少一大帮子人来到了贡院前头的这条大街上,因为,许辰得到了线报,那两个曾经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