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刘一民发完电报,倪华心里似乎得到了慰藉,连胃口也稍微好了一点,在纽约又搞了几天募捐后,就开始到纽约各工厂参观访问,重点参观了贝尔实验室。倪华之所以要去参观贝尔实验室,是因为去年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有了这东西,部队的通讯就更加方便快捷。按照出发前刘一民的交待,是要倪华与贝尔实验室谈判,最好能从他们那里订购一批基站设备和移动电话手机。考虑到这种产品现在还没有装备美军,美军对它的认识有限,虽然是严格保密、严禁出口的产品,但一定会有机会。毕竟美国是市场经济,订单就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贝尔实验室说不定会接受八路军的订单的。实在不行的话,就想法邀请贝尔实验室来中国开办分公司。这贝尔实验室成立于1925年,全称叫“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西方电子各拥有百分之五十股份。这个时候贝尔电话实验公司已经改名贝尔实验室了,总部设在纽约。倪华的时间有限,她还要到华盛顿去,等候罗斯福总统接见。因此,倪华带着陈杰参观了贝尔实验室,拜会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裁华特·基佛德先生,这贝尔实验室就是他收购西方电子公司的研究部门建立的,是贝尔实验室的实际当家人。贝尔实验室此时已经名声大振了,主要原因是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通过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在1933年发现银河中心在持续发射无线电波,此电波称为3K背景辐射,由此而建立了射电天文学。除了这个主要成果外,贝尔实验室产生了一系列专利成果,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成绩斐然。华特·基佛德先生对倪华一行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倪华,中国正处于战争时期,不适合搞研究,也不适合搞生产,贝尔实验室既无意到中国开办分公司,也不能卖给中国任何设备和产品,因为这一切的决定权都在华盛顿。倪华想不到华特·基佛德先生如此坚决地拒绝,一点余地都不留,还想再争取一下,就开始诉说日本人的残暴、中国军民抗日付出的巨大牺牲。说道动情处,忍不住就珠泪涟涟。华特·基佛德先生身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裁,对新闻媒体的动向是很敏感的,倪华在纽约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情况他都清楚,报纸上的报道他也认真地看过,要不然他也不会见倪华。只是倪华想要的东西都是美国军方的秘密,华特·基佛德先生无能为力而已。华特·基佛德先生几次想请倪华离开,但是话到嘴边都没有张开口。这不是他的作风,正常情况下他早已结束会见了。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确实残酷,日本人的暴行让所有有正义感的人都深深同情中国人民。见倪华又说又哭,华特·基佛德先生只好告诉倪华,他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可以捐款,至于想要的设备和产品,必须得有华盛顿的授权,否则只能说声遗憾了。话说到这个份上,倪华知道再在这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效果,只好向华特·基佛德先生表示感谢,起身告辞。有了这次教训,倪华知道不能光靠媒体宣传,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两个渠道,一个是看美国政府什么时候真正改变立场,一个是让民华公司通过商业渠道悄悄购买。罗斯福总统还没有安排接见,倪华趁空去了一趟新泽西。这是刘一民交待她去的。到了新泽西以后,寒青见经常可以看见军事禁区的牌子,就忍不住心痒,凭借自己的身手,悄悄地溜到纽泽西的港口去观察了一下,回来告诉倪华说,这新泽西州竟然是美国的主要军备生产地,纽泽西的港口里船坞很多,似乎都在开工生产,看样子造的应该都是军舰,因为有海军守卫。别看倪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讲的头头是道、极其感人,实际上她对军事和工业制造都不懂,更没有刘一民那种见微知著的分析研判能力。不过,战争年代,人都比较敏感。倪华又是刘一民的妻子,平日里言谈之间听刘一民说的多了,有些东西还是能牵动她的神经的。寒青一说,倪华马上就想到了刘一民劝沈鸿烈在山东办海军学校的事情,心里就想要是能从这里招募一批海军教官和造船人才回去,刘一民一定高兴,说不定还会去想法缴获日军的军舰建设海军呢!倪华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她有招募人才的经验,八路军里的援华人才哪一个不是她招募回去的?既然产生了这种想法,倪华马上就开始付诸行动,在新泽西州成立了援华抗日志愿者招募处,打电话让民华公司负责人陈杰到新泽西来,组织办公室,全力办理此事。这边刚刚有点头绪,胡适就来电话通知,罗斯福总统已经决定接见倪华,要她立即赶往华盛顿,等候接见。说起来罗斯福总统和倪华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上次倪华随导师道格先生曾经拜见过罗斯福总统,别后重逢,罗斯福总统内心也是非常高兴的,他也需要从倪华那里知道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接见是在早餐中开始的。参加总统早餐会的有国务卿赫尔、陆军部副部长马歇尔准将。总统夫人埃莉诺上次没有见倪华,这次从报纸上看到倪华的照片后大为欣赏,亲自操办早餐会。赫尔不用说了,是主要负责美国外交的国务卿,马歇尔之所以被邀请参加早餐会,主要是因为他曾经在1924年到美国驻天津的第十五步兵团当过副团长,而且目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罗斯福总统很快就要赋予马歇尔更重要的任务,这才特意让他来参加早餐会的。牛奶、面包、鱼子酱,雪白的餐布、餐巾。对于这次拜见罗斯福总统,倪华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但离开双沟前和刘一民两个仔细商量过,就是到了重庆,蒋介石、周副主席都做过详细指示。接见前,胡适还和倪华两个详细研究,说什么、不说什么。说实话,在倪华访美问题上,国共两党高度一致,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方设法让美国人中断与日本的贸易关系,转而支援中国抗战。罗斯福总统这年已经57岁了,此时正处于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罗斯福总统态度和蔼,总统夫人埃莉诺却是一个大嗓门。一见倪华,埃莉诺就说“欢迎你,来自中国的小丫头。”态度很是亲密。埃莉诺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美国数一数二的家庭,但从小因长相平平而没有幸福可言,嫁给富兰克林·罗斯福后,生育了六个孩子。现在,埃莉诺的主要精力用在报业联合专栏“我的日子”和维护人权上,特别是对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的命运倾注了大量心血。有些政敌攻击埃莉诺长相平平、声音粗狂,有损美国形象;还有的说埃莉诺是同性恋,与美联社明星女记者罗瑞纳·希科克是密友,二人有肌肤之亲。倪华长期在美国留学,这些东西她或多或少的在一些报纸上见到过。行前,倪华曾经对刘一民说她狠头疼见到总统夫人。刘一民告诉她说不要听信那些谣言,总统夫人是不是同性恋者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帮助罗斯福总统在美国选民心目中树立了温暖人心的形象。这就同罗斯福总统有没有情人一样不重要,重要的是罗斯福新政让美国迅速摆脱了经济危机。倪华以东方女性特有的礼仪对埃莉诺夫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了谢意,并说看见总统夫人,就想起了她的二表姐孙夫人宋庆龄女士、三表姐蒋夫人宋美龄女士,她们都爱护她、保护她、关心她。一口黄鹂一样的标准的纽约口音英语、温婉可人的形象、典雅大方的东方礼仪,让埃莉诺夫人一下就对倪华有了好感,不但亲自殷勤让座,还亲手帮倪华摆好餐具。罗斯福总统说话了:“倪华博士,我听说你给我带来了贵国蒋介石委员长和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信件?”倪华原本计划是在早餐会后到罗斯福总统办公室再递交信件的,罗斯福总统这一问,倪华马上就明白了,机会就在这个早餐会上,罗斯福总统没有时间在办公室接见她了。倪华忙站起来,从包里取出蒋介石和毛泽东给罗斯福的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了罗斯福总统,并说:“总统先生,这是我国政府领袖蒋介石先生给你的亲笔信,我奉命亲手递交,请总统先生拆阅。”罗斯福心情不错,接过信后说了句:“蒋介石先生派这么美丽的信使来送信,可见中国领导人非常重视发展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啊!”这个早晨空气清新,总统的话又充满着愉悦,赫尔、马歇尔听了也都是一脸笑意。包括表情古板的总统夫人,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蒋介石的信很长,主要内容是通报中日战争情况,要求美国支援中国抗战。信里蒋介石提出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设若中国抗战失败,则整个东亚都会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势力大涨的日本必然会进一步扩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