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日上午八点,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陈云、博古、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刘伯承、李富春、邓小平等领导全部出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开学典礼上都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红三师政委肖华代表全体学员发言,红军大学校长、红七军团长、陕西省军区司令刘一民在讲话中,将办学的宗旨、指导思想、学制阐述的一清二楚。开学典礼结束后,就进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红军大学的课程时间表基本上是上午上课、下午讨论,周六战术训练,周日休息、整理内务。刘一民专门制作了沙盘,让学员们在沙盘上对红军历次战役回顾推演,总结经验教训。这个方法非常实用,每个学员都能在自己指挥和参加的战役回顾推演中,找回当初战场上的感觉,总结出成败得失。开学第一天,刘一民给大家上了第一堂课,题目就叫:“做一个学习型指挥员”。刘一民先从学习二字说起,拿起粉笔先在黑板上写下“学习”二字,然后又把学习二字的篆体写出来,写好后,刘一民就讲到:“同志们,大家请看,这个学字,上面是一座山,而且是藏了许多宝贝的宝山,下面的子字就是男人,一个男人进到藏满宝贝的山里,就是学字了。大家再看这个习字上面是小鸟的羽毛,一片羽毛,又一片羽毛。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小鸟每天都要鼓动翅膀,练习飞翔。这学习二字,在过去是分开用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的含义在内。“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有时还包括行的含义在内。所以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这些红军学员一下就被刘一民深入浅出的讲课吸引了,听的非常认真。刘一民讲的神采飞扬,把为什么要做学习型指挥员、学习型指挥员的基本条件、如何才能成为学习型指挥员等问题,讲的淋漓尽致。一个下午过去了,刘一民的讲课也结束了,但学员们的兴致不减,强烈要求刘校长明天继续讲。刘一民知道,这些学员都是红军骨干,身经百战,建国后都是将军,有的人还会从事经济工作,自己给他们讲的是后世最先进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他们的思想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助益。只是课程已安排好,不能打乱教学秩序,无奈只好向同志们保证,他如果有时间,还会和同志们一起探讨。晚上,刘一民回到了西安。这段时间忙着筹建红军大学,几乎没有回过家。到家一看,岳父唐海晏已经去潼关金矿当总工程师去了,只有李韵和唐星樱娘俩在家。见丈夫回家,唐星樱也不管母亲会不会笑话,一头就扑到了刘一民怀里。李韵知道闺女和女婿有话说,转身就去准备饭菜了。刘一民看了一下,唐星樱没有什么明显变化,还没有出怀。就问最近反应强烈不?还吐不吐?唐星樱害羞地说,现在没反应,也不吐了,吃饭也好,让他不要担心。然后就问学校办的怎么样,顺利不顺利?刘一民简单把学校筹建情况说了说,把自己今天上课的情况也说了说。唐星樱听后就说他狠心,不知道回来看她,要不是有母亲在,不知道会多寂寞。说得刘一民直笑她羞,想男人想成这样。唐星樱也觉得自己羞,以前做姑娘时没有体会,自从遇见刘一民后,一颗心都在他身上,特别是结婚后,感觉就离不开他了,一天不见就想得慌。这么长时间不见他,不知道睡梦中骂了多少遍狠心贼。这见了面,他还是那么精神,自己心里才踏实了。吃饭的时候,刘一民就对岳母说,回头找点资料让她翻译,算是给她找点事情做,免得她老在家里闲得着急。李韵见女婿如此体贴,心里高兴,就说还不如让她去当老师,专门教英语。刘一民想了想,就直接起身给西北大学校长打电话,把自己岳母是法国留学生、精通英语和法语的情况说了一下,告诉他,明天就让岳母去西北大学报到,做英语老师。打完电话,刘一民交待李韵每天上班时注意路上安全,必要时,可以让校方派人接送。交待完,刘一民才坐下来吃饭。第二天,刘一民没有去红军大学,回军团部处理事务。到军团部见了罗荣桓才知道,贺龙、任弼时、肖克率红二、六军团到陕西了。原来,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红二、六军团就在湘西发动攻势,配合中央红军行动。中央红军占领成都后,何建抽回主力,全力围剿红二、六军团,逼迫贺龙率部向湘黔边界转移。中央红军进占陕西后,红二、六军团也到了川黔边界。但此时四川大军云集,他们过不来了,就一直在湘川黔边界地区活动。停战令下达后,国民党倒是不再围剿了,但湘川黔边界地区实在太穷,部队在那里吃饭都是问题。中央就命令他们向陕西转移。为了安全,部队只好绕了一个大圈子,爬雪山、过草地,绕过国民党防线,进入了川北。现在奉命进入陕西休整。刘一民一听,这二方面军还是走了长征路,部队一定损失很大。就问罗荣桓,贺老总现在到了什么地方?罗荣桓说是中央命令红二、六军团在宝鸡休整,红13师和独四师东移,进入蒲城、韩城一线,担任河防任务。贺老总和任弼时、肖克现在正在往西安赶,估计就是这两天到。刘一民一听,忙喊来吴征,要他给红二、六军团准备服装、武器、弹药,等贺老总到后,看他们都需要什么,一并备齐,让他们捎回去。倪华发来了电报,告诉刘一民第一批采购物资已经起运,招聘人员也随船同行,要刘一民准备接收。现在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投到股票市场上的资金大赚,翻了一番。倪华同时询问刘一民准备何时去美国,她好安排。刘一民马上去找陈云同志,将倪华电报内容报告一遍,商量如何把设备和人员运回陕西。令刘一民想不到的是,陈云同志早就安排妥当了,在香港接货后,直接运到天津,以山西名义经铁路从天津运回,在韩城过黄河。刘一民知道我党在香港有力量,对香港接货比较放心,只是没想到陈云同志安排的这么妥当,已提前部署好了。就问陈云同志需要不需要派支小部队到天津接货?陈云笑着说不需要,现在天津在二十九军手中,我们有办法安全运回设备。见陈云如此笃定,想想历史上陈云同志办事一贯稳妥,刘一民就不再说什么。陈云看了看电报,问道:“怎么你还要去美国?”刘一民只好把自己想去美国访问,争取美国支持的想法说了说。陈云听了后,感觉想法很好,就是不知道中央会不会让他去。刘一民就请陈云同志方便的时候,先在主席面前吹吹风,探探口气,如果有可能,他再向主席报告。陈云一口就拒绝了,告诉刘一民要说他自己去说。不过,批准的可能性很小,连个平津都不让他去,何况去美国那么远的地方呢?刘一民想了想,觉得现在红军大学刚开学,现在去向主席报告要去美国的事情有点不合时宜,就只好回去给倪华发报,告诉她中央派去管理公司的同志很快就到,让她把公司的事务移交给派去的同志,安心读书,争取早日学成回国。至于他去美国的事情,现在时机不成熟,等等再说。两天后,贺龙和任弼时、肖克到了西安,向中央报告工作。刘一民知道贺老总到西安后,专门抽出时间去看望他们。一见面,刘一民就和贺老总一见如故,贺龙的豪爽、风趣很对刘一民的胃口。他直接把贺龙三人请到了七军团,让罗荣桓、蔡中、吴征、钱壮飞、胡底来和贺老总相见,晚上就在七军团部餐厅聚餐。在我军将帅中,朱老总一副长者风范,彭老总严峻,林总性子沉闷,刘帅敦厚,罗帅、聂帅、徐帅、叶帅虽然都各有千秋,但刘一民在后世研读军史时,最喜欢的就是贺老总和陈老总,原因很简单,这两人都很豪爽,陈帅大度、幽默,才华横溢,贺老总会玩,钓鱼、篮球什么都会,这就对了刘一民的脾气。贺龙对刘一民的情况也了解一点,原想着这么能打的一个人,怕是一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主儿,没有想到刘一民如此文雅,而且能说能笑,一肚子新鲜点子。光是这喝酒就和别人不一样,花招层出不穷,一不留神就得上他的当,喝罚酒。这下,贺老总算是遇到知音了,两个人拳来枚去,喝了个晕晕乎乎。接下来,刘一民让蔡中陪着贺龙在西安转了几天,看了华清池、大雁塔,到红军大学参观了一下,听了刘一民的课。这一听,贺龙马上要求刘一民无论如何得让红二、六军团派人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