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这玩意是以轿夫多少为其体面程度的标准,例如洪秀全在天京城的轿子是64人抬。据说他使用过一次,那是杨秀清生病之后,洪秀全乘坐了64人抬的轿子前去探望杨秀清。东王杨秀清作为太平天国的最高实权人物,平素乘坐的乃是48人抬的轿子。韦泽没有亲眼见过这大轿,不过他听人多次说过这轿子的华丽。那仿佛是一座宫殿,明晃晃,香喷喷,贵气逼人。祁红意给韦泽带来的消息中,杨秀清正在制作一座百人抬的轿子。64人抬的轿子,轿夫的数量取自周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洪秀全和冯云山定下的制度中大量用了周礼,所以洪秀全可以用八八六十四名轿夫,杨秀清作为最大的诸侯,用六八四十八名轿夫。现在这百人抬的轿子已经完全表明了杨秀清的态度。祁红意嫁给了韦泽,自然得考虑韦泽的利益。既然韦泽是东王手下第一大将,按照爵位是太平天国里头排名第五的大人物,在杨秀清有如此明确态度的现在,韦泽当然得有所准备才行。韦泽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只是冷笑一声,“这就是智伯再世!”祁红意愣住了,她作为藏书家的女儿,自幼就以读书为乐。智伯是春秋时代晋国六卿专权期间最强大的一个,然而根据《史记》中记载,智伯消灭了其他两卿之后,要挟了韩、魏两家一起去攻打赵家。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要以亡人国也。”恒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然后韩、魏两家联合赵氏,一起攻灭了智伯。韦泽把杨秀清评为智伯再世,已经是非常阴险的诅咒了。听到这些祁红意愣住了,她一直听她父亲祁玉昌说,韦泽乃是杨秀清麾下大将,是对杨秀清最忠诚的一个。可现在她看到的韦泽不仅没有对杨秀清的丝毫忠诚,甚至连最起码的敬意都没有。此种表现,完全颠覆了祁红意对韦泽的想象。为了最终确定一下韦泽的立场,祁红意说道:“官人!虽然东王不知自爱,但是官人素来得东王器重,你又何不前去劝说他一下?”韦泽微微冷笑道:“我若是去劝东王,东王可不会觉得是他不自爱,而会觉得我和他不一条心。想来岳父已经说过,那些被东王认为和他不一条心的人是什么下场了吧?”祁红意颇为聪明,韦泽说完之后,她颤声说道:“难道东王要篡位?”韦泽搂了搂祁红意的肩头,尽力安抚一下妻子,“站在天王那边的人会觉得是东王篡位。就东王来看,天平天国现在的一切都是他打下来的。他不过是要得到与他的努力等价的报偿罢了。这怎么能叫做篡位?这是天命所归!”沉默了一阵,祁红意问道:“那官人为何觉得东王是智伯再世?”韦泽已经平静下来,他慢慢的说道:“因为东王虽然是个大英雄,却没能拿出一套把太平天国现在的人马都纳入到令所有人都能够找到自己位置的信制度来。他只是走了老路,打击四王,压制众将。红意你读过史书,知道当年智伯就是这么干的!”到了现在,韦泽已经把以前的很多事情都给想明白了。不仅仅是他在这个时代看到的事情,包括他那非常有限的历史知识也被穿成了一串。为什么太平天国最终覆灭的时候,根本没有东王杨秀清的记载。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在历史书中基本没有什么存在的感觉。倒是洪秀全,石达开,甚至是洪仁轩之类的家伙,被浓墨重笔的记录了。因为杨秀清死了,而且死在天京之变里头。韦泽在这个时代看到的杨秀清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任务,不仅实力强大,势力更大,从制度上完全架空洪秀全。韦泽不理解杨秀清为什么会被杀,即便是发生了火并,那也必然是杨秀清能够获胜。现在韦泽理解了,杨秀清已经得罪完了太平天国中所有的重量级人物。只要有一个人能够把这帮人团结起来,那么杨秀清就死定了。即便是现在的历史发生了改变,韦泽也相信杨秀清的命运无法改变。因为韦泽已经下定决心,他是要抛弃杨秀清了。这不是因为韦泽恨杨秀清,更不是韦泽想转而投奔天王洪秀全。做所以如此选择,完全是因为韦泽已经不愿意再居人之下。“那我父亲会不会被牵连?”祁红意决定相信韦泽,所以他开始担心起家人来。韦泽安抚着妻子:“你放心,即便闹出大事来,也不会是现在。我一定会护得岳丈的安全。”湖口战役胜利半个月之后,韦泽接到了命令,部队从芜湖转向前往常州。看来杨秀清准备继续实施进军苏州以及浙江的计划。在出发之前,总参谋部召开了会议。没等讨论具体的行军与作战,胡成和就发言了。“我现在有些担心,东王这次会不会还是朝令夕改?若是再把咱们调来调去,部队可受不了!”韦昌荣对杨秀清的忍耐早就到了极限,胡成和话音方落,他立刻接茬道:“你都担心这个了,那还不赶紧出发?等着东王朝令夕改么?好歹等咱们到了常州,东王想改也得费番功夫!”有这两个人定调,总参谋部里头也开始逐渐出现对杨秀清的不信任情绪。若是以前,韦泽还要安抚一下,现在他却再也不为杨秀清说一句好话。等着对杨秀清的质疑到了一定程度,韦泽挥手让众人停下闲扯淡。他说道:“不管怎么说,东王还是最靠谱的一个。若是天王亲自指挥,咱们只怕连天京城都打不进去。大伙也别说这些废话,好好的准备行军即可。”挑头的胡成和与韦昌荣都立刻闭嘴。他们两人是暗中奉了韦泽的命令来这么一通质疑性的发言,目的当然是在总参谋部开始煽动起对杨秀清的不满气氛。这么做当然比较冒险,很有可能被杨秀清得到消息。但是韦泽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如果此时不进行煽动,再过一段万一事情有了大变化,韦泽临时根本没办法做出全面动员。当然,韦泽当众的表态还是与以往一样。只要咬定“东王比毫无用处的废物天王强的太多”,韦泽就不怕有人向东王杨秀清通风报信。因为确立了自己要脱离太平天国的舒服,所以韦泽现在心里头有种火烧火燎的感觉。他真的恨不得立刻出现巨大变动,让他能够立刻展开翅膀尽情飞翔!12月10日,韦泽率军抵达天京城。他自己只带了几名护卫进入天京城,大部队没在天京城外逗留,直奔常州而去。杨秀清大殿外面排了好长的队,都是等待杨秀清召见的人。韦泽越众而出,直接进入大殿的时候,各种羡慕、嫉妒,甚至是敌视的视线纷纷落在韦泽背后。不过韦泽根本不在乎。杨秀清看着也很是忙碌,他开门见山的问道:“韦泽,你觉得陈得隆的差事办的如何?”“干的很好!”对于杨秀清的外甥,韦泽当然没有任何批评。杨秀清接着说道:“我知道你的军中建立了个参谋部,便让他去你的军中学着你那参谋部是如何办事的。”“属下遵命!”韦泽依旧是平日那种只谈公事的应对方法。“他打仗远不如你,你可得好好的教他!”杨秀清眯缝着眼睛说道。韦泽立刻答道:“属下安排陈得隆当副总参谋长,在这个位置上,他可以学到所有参谋部办事的法子。不出半年,陈得隆定然能够独当一面!”说这话时候韦泽可是猜度着杨秀清的心思,到了现在,杨秀清向韦泽的核心指挥机关里头安插人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现在需要注意的并非是要不要陈得隆到韦泽的军中,而是得让杨秀清明白,陈得隆需要多久才能在理论上有能力接掌韦泽的指挥权。杨秀清果然对韦泽的答复非常满意,他笑道:“我这外甥可就得多劳烦韦泽你了。让陈得隆带你去见陈承镕,把这调动的事情给办了。”“遵旨!”韦泽干净利落的答道。陈承镕是太平天国的天候,虽然地位不如韦泽,掌握的权力可是比韦泽还要大。杨秀清的东王府六部尚书完全替代了太平天国朝廷的诸王议事。陈承镕作为佐天候,乃是六部真正地领导者。如果把杨秀清看成国家主席,陈承镕无疑就是国务院总理。韦泽觉得陈得隆是杨秀清的侄子,这才是为何要去找陈承镕来确定人事调动的原因。所以在去找陈承镕的路上,韦泽笑道:“陈兄弟,我想委任你为副总参谋长,你刚到我们这里,不如先管后勤的事情。也不用干什么下面的事情,我等东进需要一批粮食,你可是最适合到天京城要粮草的人物!等粮草到了之后,我就立刻安排陈兄弟你回来管军务!”陈得隆当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到底有多大威力,他得意的笑道:“我晓得了!”见陈得隆答应下来,韦泽立刻欣喜的说道:“那这次见到佐天候之时,还请陈兄弟向佐天候直接说这粮草的事情。你说了可要比我管用的多!”“晓得了!”陈得隆答应的极为爽快。他也知道,若是想在韦泽的军中有发言权,执掌了索要粮饷的职务是非常重要的筹码。两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