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两三天,纪宁继续带着丫环雨灵到城西转悠,寻找合适的院子。别人办私塾书院都是找环境清静优雅的地方,甚至特意建在城外某座山上,远离世俗纷扰。纪宁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准备要建在闹市里,人|流不够密集还不满意。不过,却是日后的落脚处先寻着了。“在凤阳街,有正室三间,厢房两间,前年才翻新的房子。院子还算宽敞,院内树有两株,一株罗汉松,一株枇杷树。院角种有一根三四年的葡萄藤,葡萄藤架下设有石桌和石凳。”何安介绍他找到的院子道,“租金很公道,一年二十两银子。”大永朝正值盛世,一文钱就能买一只馒头,两文钱一只菜包子,二十两银子就是两万文钱,对普通平民来说是一笔巨款。不过,城东凤阳街是有钱人的地方,一座三间正房两间厢房的院子年租二十两已经是很便宜了。“嗯,”纪宁微颔首一下,道,“明日一早就去瞧瞧,合适的话就租下入住。”“不过……”何安欲言又止。纪宁问道:“不过什么?”“那院子是秦寡妇的。”何安有点担心地道,“秦寡妇的名声……”“秦寡妇的信誉很差?会中途加租?”纪宁扬了扬眉毛问道。何安摇头道:“不是,秦寡妇的信誉很好。只是传闻她专克男人。”旁边的雨灵想起纪宁失忆了许多事,于是插嘴介绍道:“秦寡妇嫁人两次,两次都是刚拜了堂,才进入洞房还没开始圆房,新郎就暴病而死,很妖邪。金陵城的男人虽垂涎她的美色与万贯家产,但没有谁再敢做送死鬼。少爷,不如我们另外再找找吧?”纪宁含笑地摇摇头,道:“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纵然是真的,我又不是娶她,她何来克我?”他本是无神论者,纵然穿越到这里,已经不是科学能解释,但无神论仍在他脑海根深蒂固。雨灵和何安都图租金便宜,何况他们的少爷只是租一座院子而已,所以都心存侥幸。沉默一下,纪宁忽然想起来一事,问雨灵和何安道:“提到名声,你们老实地说说,本少爷的名声真的很差吗?是不是做过许多伤天害理之事?”想到前几日,自己被全城唾骂嘲笑。当时他虽不在意,但事后还是有点芥蒂。“少爷,他们是红眼忌妒您。”雨灵立即抢先说道,语气颇有一些不平,“您从没真正伤害过谁。您偶尔还会施舍一些钱财给沦落街头的孤儿呢!”“我真的有那么好吗?”纪宁不相信地问何安道。何安用力点头道:“少爷,您毫无大恶。若非说您的罪名,无非是昔日老爷文曲星下凡,而少爷您才学……少爷,如今咱们搬出了纪府,正好重新开始。您一定要勤奋用功读书,考取名功,不负老爷昔日英名啊。”说到最后,这个忠心家奴又苦口婆心地劝起来。他比纪宁大一辈,本是纪宁的便宜老爹的书童兼跟班。纪宁的便宜老爹去世后,纨绔纪宁虽有纪府看管着,但主要还是他把纨绔纪宁照顾长大的。纨绔纪宁还得尊他一声叔。所以他这么劝纪宁勤奋用功读书,不算逾越。第二日,纪宁在何安带路率着雨灵去看院子。接待纪宁等人的是秦寡妇的一位中年执事。按那中年执事的说法,秦寡妇是不想院子荒废了,才以很低的价格租出去。纪宁负手看了一圈院子,院内家什齐全,档次不低,相当满意,立即租下来。租金二十两,压金二十两,一共交了四十两拿到了租契。当天,纪宁等人搬入住下,院门门头挂上“纪宅”门匾,大门两侧贴一副对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门联是气势不小,可惜那字就差多了,虽然还称得上工整,但明眼人都能瞧出字体稚嫩。不消说,自是出自纪宁之手。何安对纪宁这副对联不甚满意,认为纪宁重儿女情长,不思建功立业。还有,就是对联格律不够工整,最明显上联尾字应该是仄音,下联尾字是平音,纪宁这副对联却刚好相反,这是对联的大忌。不过,以纪宁的无学不术,能写出这样对子,何安还是很心慰,难能可贵啊!当晚,雨灵和何安一起整治了一桌丰盛的佳肴庆祝乔迁新居。安了家,雨灵和何安很是高兴,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少爷住在客栈里胡乱挥霍。而且,有了家,人的心就安定下来。又过两日,纪宁终于在城西水浸街花了一百五十五两银子买下一座院子。院子虽有些老旧,但胜在院子够大,正房加上厢房一共九间。关键是院子的位置符合他的预想。水浸街不是主街道,但那座院子出门左转十余丈便是一条人|流非常密集的主干道建仁街。不过,院子虽买下,尚需翻新修整。纪宁把自己对修整构想告诉何安后,把修整工作一古脑交给了何安打理。纪宁在家里抓紧时间用功读书练字,雨灵则伺候在旁边红袖添香。一日,纪宁诵读道:“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雨灵不禁问道:“少爷,亚圣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孔子曰:‘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纪宁微笑地另外念了一句,然后才道,“字面的意思是聪明的人不会站在危墙下,防止危墙倒下压死人。引申开来,就是说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要懂得防患于未然,提前避开危险。”说到这时,纪宁不由想到自己。虽说,自己打定主意以后靠贩卖小篆和大篆谋暴利,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才学,仍是一个荫袭来的秀才,无法解释自己如何懂得如此之多的小篆和大篆,何尝不是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所以,还是必须入乡随俗努力勤奋读书,至少要考取一个举人的功名,才能比较放心放胆地贩卖小篆谋利。至于为什么不选择利用地球现代科学理念和知识经商和作发明谋暴利呢?那样相对更轻松。他也曾考虑过,但还是否决了。士农工商,这是大永朝四个不同阶级的排列顺序,也是古代历朝历代的排列顺序。有功名的读书人是绝对的统治阶层,受所有人景仰尊重,享受特权,不用交租纳税。而工与商,是最低贱的两个阶层。尤其是商人,纵然家财万贯,也不能穿长袖,出入更不能乘马车坐轿子等等,还时不时被人肥猪宰割。他是没啥野心,只想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地享受古代的三妻四妾生活,但也不想摊上娶了一门美娇妻带出去游玩被人当街明抢的恶心事。所以,还是做统治阶层的读书人好。想到这里,纪宁继续认真诵读道:“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用来办私塾的院子翻新修整工程量大,再加上古代没有现代的各种机械,所以估计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纪宁用功读书的同时,也不忘劳逸结合。读累了有雨灵温柔地捏肩捶背揉太阳穴,读闷了就带着雨灵上街逛逛,感受古人的民情风俗,偶尔调戏一下雨灵这个俏丫环。白驹过隙,眨间过了近二十日。这日,纪宁正在书房里诵读《易经》,正诵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忽然雨灵进来,在旁边静侯,待他暂停诵读才上前两步报道:“少爷,秦府刘执事求见。”“哦。”纪宁应了一声,放下书站起来,走出书桌站定。雨灵立即上前,伸手帮纪宁整理衣服褶皱。末了,小碎步地跟在纪宁后面走出书房,进入会客厅。纪宁步入会客厅,求见的刘执事立即迎上去,拱手叫道:“见过纪公子。”跟在刘执事身后的两位青衣小厮也跟着鞠躬行礼叫道:“见过纪公子。”“刘执事。”纪宁点头,继续走了进去,然后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道,“请坐。”那个刘执事纪宁认识,正是前时间负责把这座院子出租给他的那位中年执事。刘执事客气谢过纪宁,然后小心坐下。纵然纪宁是一个纨绔,而且被赶出纪府,但纪宁仍是一名秀才,刘执事还是得客客气气的。上茶之后,纪宁问刘执事道:“不知刘执事到到访有何贵干?”“贵干不敢。”刘执事拱了拱手道,“我家主人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