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之所以敢做出如此承诺,敢对大唐太子提出一个月十万册佛经的要求,那也是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的。首先是大唐纸张的价格,其次是油墨的价格,然后是书籍的价格,再经过统筹研究,深入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大唐的书籍价格之所以如此高昂,纸贵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受限于印制流程过于繁琐,仅雕版一项就占用了书商大部分的利润空间。再加上大唐刚刚结束与突厥的战争没有多久,国力空虚……。综上所讲述,禄东赞认为,大唐绝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印制出十万册佛经,就如同吐蕃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武装起十万人的军队一样,不是没有经济实力,而是综合实力达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这次的博弈,自己一方稳了,否则那些高傲到不行的大唐官员怎么可能一连半个月都没有出现。吐蕃副使桑布扎也有同样的感觉,这些日子鸿胪寺的官员几乎从未出现过,有什么事情往往也是简单的派个吏员来通知一声,不像以前那么‘热情’。主官的轻松影响了整个吐蕃使团,所有人都有一个同样的信念:这回赢定了。“大相神机妙算,简简单单一份契约,便让那些唐人不敢再我们面前出现,厉害,真是太厉害了。”“哈哈哈……,那是当然,如果那些个唐朝官员敢来,我一定要问问他们,佛经印了多少,要是十万册都印完了,那不再中印十万,我出双倍的价钱,哈哈哈……”“切,说什么呢,那可是十万册佛经。要我看啊,唐朝皇帝现在估计正动员所有大唐的读书人抄书呢吧,你别说,大唐的读书人可不少,要是动员一万人,一个月时间每人抄十本还是能抄完的。”“傻了吧,书印好了我们也是要抽查的,字迹不一样,就是不合格,爱卖谁卖谁去,反正咱们是不要。”“哈哈哈……,对,咱们不要,到时候让他们抱着十万册佛经哭去吧。”外面的议论声传入房间,禄东赞与桑布扎听在耳中,不禁露出宽容的微笑。喝着高原上完全可以算得上极品的茶,禄东赞说道:“桑布扎,回头告诉他们一声,莫要得意忘形,我们到底还是在大唐的土地上。”桑布扎点头应是,随后说道:“大相放心,下面的人心里有数,刚刚那些话都是用吐蕃语说的,唐人根本听不懂。”“小心无大错,大唐有句老话,叫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总之,小心为要。”禄东赞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却并不认为桑布扎说的有什么错。唐人高傲,根本不屑去学习番语,自己这些人就算站在院子里骂皇帝,估计那些唐人听了,说不定还会笑呵呵的。桑布扎倒是会做人,见禄东赞干布如此说了,立刻起身去外面吩咐了几句,很快,外面兴奋的讨论声低了下去,渐不可闻。等到他再回来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在外面有人对他说了什么,坐到禄东赞对面,挑着眉毛说道:“大相,这都半个月了,也不知道书印的怎么样,你看咱们是不是去问一问?”禄东赞愣了片刻,多少有些心动。作为这次博弈的胜利者,如果不去失败者面前炫耀一下,发表一下胜利宣言,简直就像菜里面不放盐一样让人浑身别扭。可要说炫耀,大唐不是吐谷浑,也不是尼婆罗,万一恼羞成怒怎么办?算了,大不了自己说的含蓄一点,言语上多尊重一下对方好了。“好吧,那本相一会儿就去问问,到底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没必要因为几本书闹的大家面子上不好看。”“嗯,大相说的对,实在不行,书的事情就算了。”……礼部尚书李孝恭这几天很忙,倒不是忙着书的事情,而是忙着每年二月的春祭。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祭,皇帝陛下竟然破天荒的要求大唐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勋贵全部参加,并且每家分配了近十亩的荒地。不吹不黑的说,李孝恭觉得,除了武勋,几乎没人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他并不怀疑文官和士族没有决心和毅力,而是担心他们的体力。十亩地,放在经常劳作的百姓身上可能算不得什么,放在脑子里都长满肌肉的武勋身上同样不算什么,可走几步路都能喘半天的文官,围着十亩地转一圈估计也就剩下半口气了,谁还指望他们能够耕作。正焦头烂额的时候,禄东赞来了,一进门就笑盈盈的拱手说道:“哈哈……,吐蕃使者禄东赞,拜见河间王。”“原来是大相啊。”看到禄东赞,李孝恭的心情好了许多:“来来来,快请坐,来人,上茶。”禄东赞还礼谢过,大喇喇在边上坐下:“郡王不客如此客气,东赞冒昧来访,没有打扰到郡王的公务吧?”“哈哈哈……,大相说笑了,礼部哪里有什么正经公务,不过都是些琐碎事情,不打扰,不打扰。”李孝恭摆摆手,饶有兴趣的看着禄东赞问道:“大相今日前来,该不会是为了十万册佛经的事吧?”够直接,我喜欢。禄东赞正不知怎么开口询问十万册佛经的事,被李孝恭一问,立刻接过话头:“唉,不瞒郡王,东赞此来,的确是为了佛经一事。”“哦?大相可是有什么困难?莫非是……钱财方面有问题?”“不不不,钱财方面没有问题,还是按照之前的约定,一册一贯,超过十万册,有多少要多少。”听禄东赞说钱不是问题,依旧还是原来的价格,李孝恭表情微微一松:“嗯,那就好,我还以为大相在钱财方面有问题呢。若是这样,我们那些书可就白印了。你知道,在大唐印书可不便宜,我这书都印出来了,若是大相拿不出钱来,礼部又徒费了如此多的钱财,印了许多没用的佛经,本王在陛下面前却是不好交待。”禄东赞认真的看了看李孝恭,总觉得这位是在虚张声势。上来就问自己有没有钱,说的好像书都已经印好了一样,真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实力呢?想到这次自己前来的目的,禄东赞微微一笑:“郡王说笑了,吐蕃虽不富裕,但却最讲信用,既然说了一册一贯那就绝对不会后悔。只是,东赞想要提醒郡王一下,咱们签定的契约是十万册为基,如果郡王一个月后拿不出十万册佛经,这钱吐蕃是不会付的。”“哈哈哈……,这怎么可能,契约既然已经签了,我大唐自然没有反悔的道理。”李孝恭打了个哈哈,都是官场老油子,他自然能够看不禄东赞是来向自己示威的。原本他还顾念着之前李承乾与杜荷跟自己的交代,千万不要提前泄露佛经已经印好的事情,以防吐蕃人狗急跳墙来个不告而别。可是现在嘛,顾不上那些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禄东赞目瞪狗呆的嘴脸了。十万册佛经……,既然你做了初一,那就别怪老子做十五。想着,李孝恭对禄东赞说道:“对了,既然大相今日来了礼部,咱们就去仓库那边看看如何,事关数十万贯钱财,见到实物,也能让大相放心一下。”“固所愿也。”禄东赞没想到李孝恭会如此直接,一时间有些摸不清他的脉络,不过话都说到这了,他自然也不会拒绝,大不了见机行事好了。说不定是李孝恭想要私底下跟自己打声招呼,打算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说不准。出了礼部正堂,绕了一个不大的圈子,在几个礼部文吏的指引下,禄东赞被带到了礼部后面一个不怎么起眼的院子。院子里是一间间的仓库,仓库的外面是几个硕大的简易距帐篷,此时正有十余辆马车停在帐篷口,可以看到一些杂役正在从上面往下搬东西。就在禄东赞猜测马车上装的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边上李孝恭指着其中一间仓库说道:“大相请看,那里便是存放书籍的地方,里面有印制好的佛经十五万册。另外,外面这些临时搭建的帐篷也是用来存放佛经用的,现在里里外外加起来,大概有二十万册左右。”“多,多少?二十万册?!”禄东赞脸都绿了,声音堪比男高音,眼睛瞪的差点爆开。“嗯。”李孝恭依旧笑呵呵的,好像根本没有看到禄东赞见了鬼一样的表情,自顾自的说道:“大相放心,之所以半个月才印出这么一点,是因为匠人们对佛经不怎么熟悉,等以后熟悉了,速度还能更快一点,争取在最后期限给大相凑够五十万册。”二十万?五十万?禄东赞到底是见过风浪人的,很快恢复了镇定。不是虚伪的镇定,而是真正的镇定。什么二十万册,五十万册,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