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储位都没保住,还得靠诈死换身份到异国和亲才能活下来,哪儿来的底气撺掇他家殿下问鼎大位?<br />
萧明彻则以眼神古怪地睨她:“你想要后位?”<br />
“不要不要,”李凤鸣赶忙笑着摆摆手,“我就这么顺嘴一问。你可别大方到说要送我这个。”<br />
她可是差一步就成了魏国皇帝的人。<br />
齐国后位对她来说,不过是个华丽又空洞的花架子,还不如送她万把个金锭来得实惠。<br />
*****<br />
事实上,李凤鸣之所以会失去储君之位,还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个中内情狗血又错综复杂,并非她个人的能力不足导致。<br />
所以她能教给萧明彻的东西,不但多,而且实用有效。<br />
这一整日,她花费了极大耐心,将很多事掰开揉碎讲给萧明彻听。<br />
有些话,萧明彻并能做到一点就通,但她也不急不躁。<br />
因为她知道,不是她多么天纵英才,也不是萧明彻有多愚钝。<br />
是两人自小境遇不同,所受的教导有所差异。<br />
有太多事是旁人经年累月尽心尽力喂到她嘴里,而萧明彻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br />
起点不同而已。<br />
是夜,李凤鸣身心俱疲,很早就窝进被中昏昏欲睡。<br />
迷糊间,听到枕边的萧明彻轻声道:“你在魏国前储君跟前伴读,学了很多。”<br />
李凤鸣瞌睡惊醒一半:“不算多,也就学到点皮毛。”<br />
“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萧明彻这个问题显得很突兀。<br />
“你说谁?我们储君殿下?”李凤鸣扭头觑他。可惜帐中昏暗,看不清他的神情。<br />
“嗯。”<br />
这人怎么突然对“魏国前储君”感兴趣了?她一心二用,便答得不知所云:“她是个女子。”<br />
“这事天下皆知。没问你这个。”萧明彻的声音听起来隐隐有笑。<br />
“你问她的事做什么?”<br />
“好奇。”<br />
“哦,她大名叫李迎。”亲近的人却唤她李凤鸣。<br />
“她的姓名,这也天下皆知。说点常人不知的?”<br />
萧明彻翻身侧躺,在黑暗中盯着她的侧脸,目光清亮。<br />
“例如,她喜好什么?厌恶什么?”<br />
“她喜好……”李凤鸣怔住。<br />
如今回头想想,曾经的所谓喜好多数都是别人告诉她。<br />
这是规矩、那是惯例,储君可以这般,储君应该那样。天长日久下来,所有人都认为那些就是她的喜好,连她自己也这么以为。<br />
当她失去储君身份,不得不舍弃当初那些貌似不可或缺的心爱,她却从不觉得难受,甚至没觉得可惜。<br />
原来,那只是“应该”,只是“可以”,仅此而已。<br />
思及此,李凤鸣豁然开朗,感慨笑叹:“她私下里的真正喜好的是美男与财富。最讨厌的,大约就是有人浪费她的钱。”<br />
好美贪财,这不符合储君的格调与气度。很俗气。但真实。<br />
萧明彻想了想:“若不小心浪费了她的钱,过后再从别处找补来还给……”<br />
这句话戳破了李凤鸣心中那份恍惚柔和,使她突然恼羞成怒。<br />
她用力扯起被子蒙住头,忿忿打断:“别和我提这个‘还’字!”<br />
哪怕已过了整日,她还是一听到这个“还”字就四肢无力、头昏眼花、方寸大乱。<br />
她觉得自己果然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储君殿下了,威严稳重荡然无存,好没面子。<br />
第40章<br />
萧明彻接受了李凤鸣的建议, 果断上书,明确反对“对大龄未婚女子征收重税”。<br />
至于李凤鸣说让他和盘托出手中底牌,自己就可为他谋划成为朝堂上的第三方势力, 他婉拒了。<br />
他说:“若遇难题, 我会再向你请教。但剩下的路,我得自己走。”<br />
李凤鸣吃不准他这是不够信任自己, 还是不想事事依赖自己。<br />
但无论怎么样, 萧明彻放弃有可能的捷径,只接受必要点拨,更愿求教、学习、思索, 再自己去尝试摸索前行,这让她刮目相看。<br />
因为萧明彻上书反对, 恒王一派自没与他为善, 太子一派则与他同仇敌忾。<br />
短短数日, 齐国朝堂的局面迅速成了太子和恒王两方阵营激烈混战。<br />
太子和恒王向来专注彼此, 此次尤甚。<br />
如此一来,萧明彻这出头鸟反而安全藏身在太子阵营中,虽受波及, 却不是恒王一派的重点打击目标。<br />
*****<br />
朝堂上乱成一锅粥, 萧明彻不免早出晚归、夙兴夜寐, 李凤鸣就只有清晨在演武场才会见到他了。<br />
近来他白日里不是上朝, 就是带着战开阳出府奔忙;入夜后则在北院挑灯忙碌, 时常到中宵过半才歇,当然就睡在北院。<br />
他好几夜没再到李凤鸣这边来就寝, 李凤鸣心情很是复杂。<br />
一方面,夜里不必再被打扰,也暂免行那嘤嘤嗯嗯之事, 可以安然酣眠到天明,她是暗喜在心的。<br />
但另一方面,她每每回想那夜的对话,总觉得萧明彻似乎知道了她的真正身份。<br />
时至今日,李凤鸣从未想过要向萧明彻坦诚自己真正的身份。<br />
若要掰扯这个,就无法回避“一国储君缘何诈死,还得换身份和亲保命”的疑云。<br />
此事是魏国皇室内部的一盆大狗血,背后又有帝后之间复杂的恩怨情仇,还夹杂着帝党后党政见之争的影子。<br />
对李凤鸣而言,这些都只是她自己的事,与萧明彻无关,不会影响二人目前的共生同盟,实在没必要让他知道。<br />
这天上午,书房里,李凤鸣懒散斜靠着座椅。<br />
她没精打采对淳于黛和辛茴道:“总之,今后他若再套关于储君李迎的话,你们也不必心虚沉默,捡能说的说就是。”<br />
不管先前露出过什么马脚,只要往后咬定她是裕王李典之女、前储君李迎的伴读,萧明彻总不至于严刑逼供。<br />
“殿下放心,我与辛茴都有数的,”淳于黛应下后,又严肃提醒,“但您不能再看辛茴那些话本子了。”<br />
李凤鸣迷茫,无辜被点名的辛茴更迷茫。<br />
辛茴大喊冤枉:“淳于大人,你讲讲道理。殿下迷迷糊糊被淮王套了话去,这关我的话本子什么事?”<br />
“殿下几次被淮王套话,听起来都像是中了美男计,”淳于黛哼道,“从前在洛都,殿下几时这样过?自来雍京后,她偷着看了太多你那些话本子,定是这样才被带得……沉迷美色了。”<br />
“你是想说色令智昏吧?”李凤鸣笑出声,“也怪。要说看话本子,我总没有辛茴看得多。她怎么就不沉迷美色呢?”<br />
辛茴乐了,插嘴答话:“那是因为我见多识广、口味多样,所以沉而不迷。”<br />
“辛茴,你这是在嘲笑我口味单一吗?!”李凤鸣不服输,与她笑闹起来,“你可以嘲笑我话本子看得少,却不能抹杀我对各色美男公平的喜爱之心。”<br />
她俩为着如此没谱且无聊的事打嘴仗,淳于黛非但没有劝阻,反而在旁笑望。<br />
眼见李凤鸣一天天摆脱过往的束缚,愈发释然恣意,淳于黛觉得,这样挺好的。<br />
要不是洛都那头随时可能有变数,她都想建议李凤鸣干脆就在齐国落地长居。<br />
*****<br />
廿三日午后,李凤鸣约了闻音,双双以薄纱帏帽遮面,去了东市那间脂粉铺。<br />
铺子如今已亮出商号牌匾,名为濯香行。<br />
虽是才开不久的新铺,在雍京贵妇贵女的圈子里却已小有名声,时常门庭若市。<br />
因为大多数齐国贵女平常并不能轻易出门,以薄纱帏帽遮面出入胭脂铺子,这已她们为数不多被允许的消遣了。<br />
濯香行虽以售卖魏人配方的香粉脂膏为主,但不止于此。<br />
闻音凑近与李凤鸣咬耳朵,面色微红:“我前日才听说,这濯香行后院的小楼别有洞天。”<br />
没几个人知李凤鸣是濯香行的幕后东主,自也就没人知,后院小楼里玩的花样,其实是她的主意。<br />
她笑睨闻音,明知故问:“既有好玩的,你想不想进去看看?”<br />
闻音略有踌躇:“想倒是想。可我隐约听了几句,据说只有得过‘簪花帖’的大主顾,才能进他们的后院小楼。”<br />
想从濯香行掌柜手中得到一张“簪花帖”,需得累计在此花费满三十金。<br />
每张簪花帖只能进一次后院小楼,下次要想再进,就得再花足三十金。<br />
这对闻音来说可不是小数目。<br />
闻家世代治学为主,门第算是清贵,容不得她为不着调的闲事肆意挥霍。<br />
李凤鸣倾身附在她耳畔,轻声笑道:“早前我帮皇后买过玉容散,后来我自己也买过些别的香粉脂膏,眼下已有好几张簪花帖了。”<br />
“这铺子才开没多久,你在此就花了超过百金?!”闻音瞠目结舌,有些为她担心,“你这样若被淮王殿下知道了,会不会受责怪?”<br />
李凤鸣每次从淮王府府库取出银钱周转后,只要一回本,就会立刻加息还回府库。<br />
可她又不能对闻音说,自己取用濯香行的任何东西都不花钱。<br />
更不能解释自己就从府库里拿钱来花,也只是短暂借用。<br />
于是只能半真半假笑言:“府库钥匙在我手里,他又不太过问细帐。而且他近来太忙,我都好几日没和他正经说过话了,他哪会知道我买了些什么。”<br />
之前有好几桩事关于淮王夫妇的事传得满城风雨,雍京贵人圈子里他俩的关系认知,始终处于“淮王妃情意深重,淮王却冷漠疏离”的印象。<br />
所以闻音把李凤鸣这话当了真,以为她这是强颜欢笑,便赶忙安慰。<br />
“你别难过,也别多心。听我爹说,这几日为着征不征那未婚税的事,朝堂上吵成一锅粥。淮王殿下最先上书反对,便惹了麻烦,成天被攻讦。他大约被这事烦透了,想来不是有心冷落你的。”<br />
“承你吉言。”李凤鸣含糊应了一声,哭笑不得。</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