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舍得的小姐妹,年前与正月抓紧时间告别。此次回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登州。”<br />
即便再外放,外放来登州的机会几乎没有。<br />
别看族地老宅与登州也就二百多里路,但也不会轻易再来登州。<br />
“是,母亲。”<br />
“好了,我也乏了,你们回去吧?”<br />
“是,母亲好好休息。”<br />
片刻之后,屋中只有母女两,楼媛媛抱着亲娘蹭来蹭去,亲热的腻乎的不行。<br />
杨柳村的杨清,已经从府城回来。<br />
最近直播上带货生意不错,都是本土的粮食,还有山货,果干等。<br />
偶尔还有新的货物。<br />
杨柳村的杨清,彻底进入猫冬模式,每天的直播都是外面,与她本人没有什么关系。<br />
每日换着花样的让白氏钱氏给她做好处的。<br />
日子过得悠闲。<br />
四月上旬底,杨清与登州楼太太一行,抵达京城。<br />
在大半年前,杨清作为投资还有想着偶尔进京的落脚地,托楼太太在京城买下了一座四进的宅子。还为了自己住的舒适,进行了改造。<br />
没想到后来,自己与顾涛订亲,这宅子还能长住一年半载。<br />
误打误撞的,还真买对了。<br />
在京郊还买了一座庄子,是一位犯官府中充公的庄子,靠近京城,但庄子不大,只有两百来亩良田,还有一处两进带左右跨院的宅子还有宅子后面的一块荒地,也有两百来亩。<br />
之前荒地还没有来得及开荒,但杨清买下来以后,已经开荒,弄好。还用老办法,用荆棘围了三个包围圈,修了大门。<br />
如今西瓜早就在暖和的屋内育好苗,种入地里。<br />
荒地也栽种了不少果树,都是用灵水泡过的种子育的果树苗,以后的味道绝对差不了。<br />
京城的一切都已经安排好,杨柳村的产业也安排好。<br />
留了下人还有请了杨三水一家帮忙打理荒山上的果园与杨柳村的产业。<br />
杨三水一家因此日子好过了不少,大富大贵没有,小康还是有的。<br />
走之前,杨清给村里以及杨氏一族盖了私塾,灰砖黛瓦,是后世的那种学校,一长排一共几间教室,有后世的那种书桌,还有黑板,讲台,以及粉笔都赞助了一屋子,侧面一排有几间大仓库。<br />
每一间都摆满各种货架,一间屋子的货架上全是一箱箱的粉笔。<br />
足够用很多很多年。<br />
还有食堂,也有先生们带家属居住的小院,也有属于学校的公共财产一百亩良田,专供补贴学校各种开支。<br />
大大的校园,到处都种着果树,也是用来以后补贴学校开支。<br />
还有藏书馆,杨清在直播系统购买了许多与古代的书籍看起来一样的一些手抄本,其实那不是手抄,蓝色的封面线装的,看起来一样,但造价更便宜。<br />
除了科考的书籍还有一些例如《天工开物》等这类的各种书籍。在直播间赚的银钱多,但也因为这座乡间学校,也花了一些。<br />
做好这一切安排,杨清才走。<br />
杨氏的子弟,以后入学,有一部分减免。<br />
走的时候,全村相送。<br />
在京城的日子其实与杨柳村差不多,杨清也没有什么应酬,倒是常去楼府走动。<br />
其余的时间,不是在家中就是郊区的庄子上。<br />
还有上上街,直播卖货,还有实地采买。<br />
年后春天成亲,养娃,直播,赚钱,事情反复重复。几十年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br />
一生平淡,没有多少波澜起伏的生活,但也活的开心幸福。儿女孝顺出息,丈夫专一还一路青云,活成了京城女人的羡慕对象。<br />
即便到了后世,几百年以后,她记的笔记还有传下来的育儿笔记等各种文字记录,都成了后世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br />
还有杨柳村,一直到几百年后,还保存着她当年盖的第一所村小。<br />
占地面积大,还有那些先进的理念,让杨柳村在那几百年间,人才辈出。尤其是杨氏一族,更是人才济济。<br />
她留下的杨宅一直属于她的后代子孙。<br />
她传承下去的后代,一直非常优秀,到了科技发达的后世,活跃在好些个不同的领域,都是极其优秀。<br />
顾家,在后世被称为真正的世家。网民们更是称之为第一世家。<br />
第132章 农门婆婆(01)<br />
平行世界, 架空<br />
平东村<br />
“听说了吗?”<br />
“又有啥事儿?最近没啥事儿吧?”<br />
“大事儿,刚才村尾陆家的杨氏被她儿媳妇打了,现在生死不知?”<br />
“啊, 去瞅瞅去。”<br />
“瞅啥啊,人家家里已经关的死死的, 只有金大夫进去了她家。”<br />
“为啥啊, 杨氏可是个泼妇, 能被她儿媳打了, 真的假的?”明显是不信啊, 全村就属村委的杨氏最泼辣,就是男人都怕她,那泼起来, 无人能阻拦。<br />
“不知道,她家住的最尾上,最靠近她家的住户都隔着一里路,也没有看见,反正是这么传的。”<br />
村里的一群无事妇人,坐在村里中间地段的大磨盘边。<br />
大磨盘是村里最大的磨盘,全村人共用, 周围有个古代大广场, 还有几棵大树,农闲时,常年都有一些男女, 各自泾渭分明的坐着男女闲人。<br />
经常热闹的跟赶集一样。<br />
两边的人, 各自议论着今天村里发生的大事。<br />
睁开眼, 一身酸腐味扑面而来, 杨清闻着这味儿, 恶心的想吐。<br />
恨不得封闭五官,隔绝一切味道。太臭了,还不是一般的臭味,其中还夹杂着一股子别的臭味。<br />
她实在是受不了。<br />
脑袋转动,床榻边只有一个三四岁的小丫头,邋里邋遢的眨巴着晶晶亮亮的大眼睛。<br />
穿着一身麻布衣裳,还全是补丁,小脸瘦的只剩下骨头。<br />
但那大眼睛,却很闪亮。<br />
见到小丫头,脑海中浮现名字:大丫(陆小婷),家里人基本不唤她大名,都是唤她小名。是原主生的二儿子家的第二个孩子。<br />
也是家中孙女中的老大。<br />
嘴巴干,喉咙都有些涩,张开嘴,声音有些嘶哑,“大丫,去喊你爹他们进来,让你娘帮我倒碗水来。”<br />
小姑娘才三岁,听到声音 ,眨巴的大眼睛,惊喜的很,“奶,醒了。”<br />
迈动麻杆细腿,朝外面跑去,使劲的大声喊,“爹,奶醒了。”<br />
三岁的孩子,话说不很明白。但中心意思还是弄明白了。<br />
外面忙碌的一群人,围着一个药罐在熬药的人也全抬起头来,西厢边缘的屋檐下的一位少妇,正哭的梨花带雨。<br />
老二陆二有,听见闺女的呼喊,三步并做两步,大跨步的跑来,“大丫,真醒了?”<br />
头上扎着小揪揪的小丫头,点点头,“嗯,醒了。奶,要喝水。”<br />
陆二有抱住闺女,头也没有回,直接喊,“她娘,给娘倒碗温水来。”<br />
“哎,好嘞。”厨房里,刘氏刘翠芽忙答应着。<br />
家里的老大陆大有去送大夫不在家。至于做错了事情的老三夫妻,做鹌鹑,不敢进屋去看醒来的人。<br />
说起来老三夫妻到现在也觉得冤屈,老三家的陈秀只是伸手推了推婆婆,可就一下,谁知道婆婆那么不经推,仰面倒地脑袋还磕在正房的石头台阶上。<br />
砰的一声,吓碎了陈氏的胆子也快吓死了老三。<br />
妻子已经哭了半天,他也担忧了半天,等娘醒来或者身体好些了以后,有他罪受的。<br />
亲娘的手段,他是知道的,不狠狠的治治自己与妻子,那才有鬼。<br />
以后他们的苦日子,不知道有没有个头。<br />
对亲娘的畏惧已经深深的烙在心底深处。<br />
听到亲娘醒的消息,害怕的浑身都一震。<br />
卧室内,杨清被老二二有扶起,“老二,去吧那房门与窗户都打开,屋子里臭的熏死人。”<br />
有了成年人在身边,杨清忙吩咐。<br />
“是,娘您靠好,我去开窗开门通风。”<br />
二有麻利的把房间的房门,窗户全都打开。<br />
室内的污浊空气,似乎立即减轻了一些。<br />
拉着椅子二有坐在床边,与杨清说话,“娘,老三家的估计不是故意的。您别放在心上。”<br />
“嗯,不是故意的是有意的。”喝了两口二儿媳送来的温开水。总算没有那么口渴,舒缓了一些。<br />
“老二家的,你去烧两锅热水,我想洗个热水澡,再把头发也洗洗。还有把柜子里的棉被给我搬出去晒晒,趁着时间还早,有大太阳,狠狠去去味儿。”<br />
“嗯。”二儿媳刘氏麻利的接过婆婆递给她的一片钥匙,那是专门放棉被的柜子,里面还有去年新弹的棉被。<br />
“对了,新被子也晒晒,等下晒好,给我换床上的被子,底下垫旧的,上面垫新的,盖被也换成新棉被。”<br />
“是。”<br />
刘氏有些难受,去年的时候,老太太明明说过,两床新被子是打算给自家与老大家的。<br />
后来一直没有动静,今儿一打架,直接不给了。人家自己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