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包好小石头,站在门口,与杨二叔聊天。<br />
“那你试试,能拼凑最好,不能拼凑也没事,你别多想。”<br />
“知道,废品价买的,能拼凑出来一辆都是赚,我哪会多想。”<br />
杨二叔进屋挨着杨清坐下,时不时地逗弄小石头。白白嫩嫩的孩子,看着就逗人喜欢。<br />
杨二叔他们要在市里住上十来天,房子要改造,简单装修。年底腊月孩子结婚确实面子上好看些,在城里办一次,在乡里老家办一次。<br />
城里的酒席针对的是儿子单位上的同事。<br />
女方本是城里人,就办一次嫁女酒席就成。<br />
吃饭的时候杨清说,“娘,二叔,二婶,五哥,我换了岗位,明天去档案室。以后的工作比现在的轻松。妇联的刘主任还建议我去高中挂个学籍,平时在家里自学,以后拿个文凭。对以后有好处。”<br />
“可以,过几天我抽空去找找你宝华叔,他在高中教书,跟他说说。”杨二叔赞成,瞄一眼儿子,“习学,你也弄个高中文凭,把学籍挂在学校,平时自学,到时候只考考试,对你以后上班有好处。”<br />
“哦,爹,我听你的。”<br />
这下给杨清自学找到了伴,兄妹俩能一起学习。<br />
杨清调动岗位的事,在家里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杨母她们不懂。<br />
当天晚上,杨清就在一堆散架的车子中,拼凑了半辆车出来,比她想象中的要好,五辆车一个零件都不少,也许能全部维修好。<br />
维修好,到时候还能多出来一辆,家里多一辆也好家里哥哥们多,车子多也不愁没人用。<br />
第二天,杨二叔开始忙活起来,儿子的房屋先要检修。屋顶与大梁只要有问题的一律要换。<br />
杨二婶在杨清家里与杨母带小石头,坐在火边,与杨母说着话,“嫂子,小石头真听话,好带哟,不哭不闹的。”<br />
说到小石头,杨母高兴嘞,笑道,“那是,你家小子我家两个,还有老三家里的两个,都是小子,小时候闹腾的很。带过的孩子那么些,就小石头听话。不哭不闹,醒了以后也不吵,一个人咿咿呀呀。好玩的很,等个一年你也要带孙子,等小五子的孩子一岁,你也带回家去带,到时候咱俩相互一起照看。”<br />
“唉,鬼晓得会不会马上有孩子。”杨二婶是眼馋的小石头的,白白嫩嫩又好带,还有小石头醒了笑眯眯的对你笑,可爱的不得了。<br />
“即便不能马上怀上,那也不会太迟,最多一年两年,迟早的事。”<br />
杨母一点也不眼馋别人家的孩子,自家有除了小石头还有两个,老大家里的是个儿子,老二家里是个闺女,现在闺女又生了一个儿子,她不眼馋。<br />
杨二婶笑笑没有说话。<br />
那边中午下班回家的喻文恩倚在门框边与老战友杨前进闲聊,“老杨,这是打算精修啊?”<br />
“恩,一步到位,省的以后再劳神。”杨二叔递给喻文恩一根自己卷的烟,“尝尝味道咋样 ,我家清清孝顺我的烟叶。”<br />
喻文恩在接住烟的同时,一脚想踢过去,老杨就是喜欢嘚瑟,欺负他没有闺女,什么人啊。<br />
可惜,杨二叔也知道老喻喜欢踢他,早已避过。<br />
第76章 五零(05)<br />
“有啥了不起的, 清丫头也只是你的侄女,也不是你的闺女。要显摆也是你大哥显摆,你显摆个啥?”喻文恩手上也没有闲着, 快速的点燃烟, 吸吧起来。<br />
“嗯, 味道好,不呛人, 哪里买的这么好的烟叶?帮我也买一些,我给钱。”老烟木仓, 就吸一口,就品出来了味道。<br />
“想得美,我家清清托人从海城给我们哥三个买的,一人一包, 说是劣质烟不能抽, 抽了对肺不好,容易生病。特意买的好烟叶, 价格贵不说, 还有东西也不好买。”说道这个, 杨二叔能嘚瑟好一阵子, 可不是一小包, 是一大包, 能够他抽一年的。<br />
但他不敢说,怕老喻跟他抢。<br />
这事老喻可干得出来。<br />
“显摆,使劲显摆。我懒的搭理你,还像以前。”老喻给了杨二叔一个大大的白眼。<br />
第一天调岗, 杨清还在熟悉现在的工作。<br />
跟着学习。<br />
普通厂子的档案室就是一个养老的地方。<br />
挺适合现在的杨清。孩子小, 工作轻松有好处。<br />
调岗的第一天, 充实,一直在忙碌着。<br />
回到家里,给儿子喂.奶.维修拼凑三轮自行车。<br />
日子过得充实,转眼杨习学的新家装修的差不多。大白墙,结实的木梁还有翻盖的瓦片,家里的厕所厨房都彻底翻修过,改装过。<br />
家具还不急,杨父在家里带着儿子还有另外两个侄子按照杨清家的房间布置给杨习学打家具。<br />
自己打,比买要便宜。杨习学先搬家,就布置了一间客房先给杨习学先住。<br />
周日,杨习学搬家。<br />
一大早,杨清骑着三轮车出去。五辆车已经拼凑维修出来,不只是杨二叔,杨二婶杨母都学会了骑三轮自行车。<br />
出去转悠,杨清再回来的时候,车子上堆的高高的,盖的严严实实,别人也看不清楚里面有什么。<br />
杨母抱着小石头站在大门口,“清清,车上都是些什么?”<br />
“妈,好东西。有咱家里的有给五哥的。今天五哥搬家温锅,咱家要送点礼物,上次我搬家,五哥可是送了大礼的。”杨清停稳车子,掀开上面盖的旧灰扑,灰扑扑的。<br />
里面掀开,车子里面被杨清用木板垫好,周围也插上干净的木板。里面是毛毯,还有新棉被,厚实的毛毯,棉被也是十斤厚的厚棉被。<br />
还有床上四件套,枕芯。<br />
一共四床厚实棉被,三床厚毛毯,还有几套床上四件套。<br />
一个人吭哧吭哧的搬,杨母瞪大眼睛,望着跟边魔术般的闺女,“清清,你在哪儿搞来的?”<br />
“买的呀,黑市找对人多少都有。”杨清把四床棉被放进衣柜,三床毛毯有一床留在外面,其余的全给搬进屋,床上四件套也搬进衣柜放好。<br />
一床喜庆的大红色厚实毛毯放在堂屋的椅子上,两把椅子对着放,毛毯放在上面。<br />
杨母抱小石头,空出来一只手,在毛毯上摸来摸去,“真舒服,真柔软。”<br />
“娘,等过年的时候,毛毯你带一床回去,还有棉被也带一床回去,这几年咱家种的棉花别卖了,留着都弹成棉被,以后留着用。”<br />
以后想要得点棉花千难万难,真心不容易。<br />
“知道,你爹说了,趁现在多存一些,以后留着家里用。”杨母说道。<br />
明年还要多种一些棉花,多存一些,弹棉被至少要弹上二十床。以后家里才够用。<br />
日子,就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来到了腊月十二,杨习学在老家的婚礼。<br />
本地结婚,是天不亮就要去女方接亲,在中午之前要拜完堂入洞房。宾客们在新郎家里吃午饭。<br />
午饭过后,婚宴就散了,此事喜事丧事都能大操大办,只要你承担的起。<br />
帮厨也在午饭后开始收拾,一下午的时间,主人家收拾完毕,晚饭还得招待至亲们吃一顿饭,剩下的菜,帮厨的人一人一份。<br />
拜堂绝对不能过午。<br />
帮厨厨子们是办事的前一天早上就开始忙活,杨清下午下班就回家,杨母已经在白天上午就带着小孙孙回家,还是杨二哥骑着三轮车自行车去接的。<br />
去的路上杨二哥收获了无数的羡慕的目光。昂着脑袋,骄傲的不行。<br />
自家有两辆,二叔,三叔家里各一辆,小妹在城里有一辆,五辆车分的明明白白。<br />
下午一下班 ,杨清回家拿好礼物就回家。<br />
给五哥准备的礼物是一套床上四件套。<br />
这是结婚礼,之前的毛毯是买新房送的礼物,杨清买房子人家也送了贵重的礼物。<br />
路上坐在车上,杨清抽空整理了下自己的养老空间,手表还有很多,老的布料但做工却是新式的四件套,有上百套,空间中只有一条窄窄的过道,其余的地方,全被被高大的架子给覆盖住,架子上全是她的存货。<br />
生活用品很多,全是定制的,有四件套,有棉被有蚕丝被,有布料,大多数是细棉布,还有牙膏牙刷,沐浴露洗发水,香皂老式肥皂洗衣皂,面霜,洁面乳眼霜,粉底液,眉笔,这些都有新式的老式。<br />
手表很多,还有老式的闹钟,怀表,布鞋棉鞋皮鞋雪地靴老式的羽绒服羽绒裤上面还用老式的细棉布缝了一层,再套上夹衣在羽绒服外面,如此,人家就不会轻易发现问题。<br />
款式嘛,大多是民末的棉衣款。这样保证了古代与民国,还有五六十年代都能穿。<br />
她整理好空间中的物件,悄悄的从空间里拿出来一包没有生产日期的大白兔奶糖,仿制的,但味道绝对正宗,用料比正规厂家的还要好。<br />
奶糖不少,储物箱装了二十箱。一箱就能吃到忘记,还有古酒,各种药酒。以及自制的零嘴,猪肉干,牛肉干,五香的香辣的麻辣的等,各种高科技的物件也有不少。<br />
空间的床上空都搁置了架子,上面也是放满了物件。<br />
用特制的油纸包了两斤奶糖,自家侄子侄女一斤,三叔家里有两个小孙子也是她的侄子,给三叔家里一斤。一个孩子半斤,单独包好。<br />
挎包中装满了奶糖。<br />
下车,就看到等在村□□叉路口的大哥杨习文,骑着三轮车等待着她。<br />
“大哥。”<br />
“小妹。”杨习文见到杨清,忙伸手接过杨清手中提的袋子。“还等着我们一起吃饭。”<br />
“二叔家里收拾完了吧?”<br />
“收拾好了,你那边也收拾的干干净净,晚上你放心的住。”杨大哥踩着三轮车,告诉杨清。<br />
“大哥,我想让爹娘以后就住我那边,你同意不?”<br />
“我没有意见,只是你那边只有两间房,等小石头长大,没地方住。”<br />
“大哥,我后年再盖几间就是。还有虽然只有两间房,可却能隔出来两间房。每一间房都是大通间,一间隔成两间,绰绰有余。”<br />
“那倒是,只要爹娘同意,我没有意见,你那边确实需要人住。没有人气的宅子衰败的快,住着也蛮好。”杨大哥点头说道,他真没有多想,见他这样,杨清也没有多解释。<br />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等小石头大点,娘带着他回来住,到时候,爹娘就不会分开住。”<br />
“行,我跟老二说说,他不会说什么。”<br />
“大哥你真好。”赶紧的给大哥发一张好人卡。<br />
骑着车的杨习文,嘴角上扬,心情不错,“不对你好对哪个好,咱家这一代三家只有你这么一个八斤宝,你还记得爷奶在世的时候怎么教育我们哥五个的不?”<br />
“记得,怎么不记得,爷奶交代你们事事要让着我。一辈子都要疼我,不许你们欺负我。”杨清的记忆中,二老很疼原身这个孙女。<br />
“那是,小时候调皮,你只要有点事,我们哥五个就挨打。”杨大哥也想起了过往。<br />
兄妹俩没有再说什么,杨大哥骑着车把杨清送到家门口,第三代的四个孩子,就是一岁多点的小不点都在杨清的家里,全部被大人赶到这边来,不让他们去杨二叔那边捣蛋。<br />
杨清一下车,最大的侄子带着弟弟妹妹扑过来,扬起笑脸,“小姑姑。”<br />
四个孩子,连最小的那一个还说不清楚话都知道扬起笑脸出来迎接她,每次小姑姑回来都会给他们带好吃的,有些时候一小包,有些时候两三个,总之次次都有好吃的。<br />
孩子们心目中,当下最喜欢的人肯定是小姑姑。<br />
一把抱住最小的侄子建业,捏捏他的小脸,“冷不冷啊?”</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