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灵回到西配殿,见众人还在谈笑风生,又歇息了片刻,便有乌拉那拉氏身边的宫人来报,道是请各位妃嫔们一位位地,依次按照安排,去各自居处。众人闻听此言,皆是满目期待与不安。轮到吉灵的时候,她站起身,在引路内侍的带领下,从西侧殿穿出去,经过正大光明殿的西侧门,向园内继续走去。吉灵很清楚,圆明园可远不止眼前看到的这点地方这么大!毕竟这是一座精心修建的皇家离宫。“离宫”这种形式,在历朝历代都能见到——秦始皇的梁宫、汉武帝的建章宫和甘泉宫、唐玄宗的华清宫……都是天子离宫。一般说来,离宫的主要建筑形制,都仿照着天子皇宫的基本制度,帝后居处、妃嫔后宫、百官衙署,一应俱全。所以啊,仔细想想——有这么多的机构、宫室要放下,这离宫的面积能小吗?紫禁城的面积是七十多万平方米,而圆明园——据说在乾隆年间,全盛时期的圆明园面积足足有三百多万平方米。而现在是雍正年间,圆明园也有二百万平方米。算起来,一个圆明园等于将近三个紫禁城!如果把圆明园比作一副美丽的画卷,她现在走的这么一点儿路,等于才刚刚打开画卷的一角,就连这一角都没看全呢!吉灵的内心,莫名有一种刘姥姥将进大观园的快乐感。果然,出了正大光明殿的西侧门,沿着一条花木馥郁的夹道又向前行了一百多步,一片不小的湖面顿时出现在眼前。水面波光粼粼,像被揉皱了的绿锻。艳阳打在湖面上,就如镜子反射一般,闪出一片星子般的光芒,真教人睁不开眼!吉灵伸手挡了挡眼睛——刚刚从深沉的正大光明殿出来,她还有点没习惯。不同于正大光明殿的肃穆庄严,这一片湖泊水光接天、碧波荡漾。犹若一副丹青微染的水墨画。看多了紫禁城里高高的红墙黄瓦,瞧多了紫禁城上方四四方方的天空。忽然视线开阔起来,对着这么一大片湖面,吉灵心中一片愉悦。沿河树木葱葱,远远地就见到湖对岸的正对面,是一座很大的岛。岛上青松掩映,又有一大片建筑群,比方才的正大光明殿还要大上许多。“那是哪儿?”她一边走,一边顺手指着,就问引路的两个太监。两个太监抬着笑脸,抢着回答她道:“回吉贵人,是‘九洲清晏’!”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吉灵眯着眼睛仔细想了想——明白过来了,那不就是历史上的雍正帝,在圆明园里的寝宫区域吗?九洲清晏——寓意九洲大地,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听着这气势磅礴的名字,就知道它是圆明园里,除了正大光明殿以外,最重要的一片宫殿群了。吉灵模糊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书上说过,雍正皇帝的正大光明殿和九洲清晏中间,隔着一片“前湖”。吉灵一激灵,看着身边波光粼粼的湖面,再回头看看正大光明殿、又抬头看看九洲清晏……这下全对上号了!圆明园——这座淹没在历史沧云中的,充满梦幻色彩的皇家园林,正在鲜活地慢慢复原在她的眼前。……那两个太监见吉贵人东南西北地找方位,便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个年纪略大一些的,干脆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图纸,双手高高捧上,呈给吉灵,笑着试探问道:“奴才这儿有份图纸,不知贵人用不用得着?”吉灵一点头,七喜立时接过来,奉给她。只见那张图纸上山水宫室、树木街巷,楼台亭阁,无一不有,密密麻麻。这下就清楚多了。吉灵看了几遍,总算是理顺了:她们一大早,从紫禁城来时,马车停在大宫门前,换了轿子进了二宫门(出入贤良门),然后顺着走,到了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后面是就是前湖了。隔着前湖,和正大光明殿面对面的就是九洲清晏。也就是说,大宫门、二宫门、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都在从正门进来的一条中轴线上。是的,这些都是天子前朝后寝之所在,理应在中轴线上。此外,围着前湖,还有莲花馆、茹古涵今、牡丹台……再往后看,九州清晏后面又有一片更大的湖泊,叫做“后湖”。这后湖的面积差不多是前湖的三倍。围着后湖的另一圈建筑,名字就很诗情画意了:杏花村、水木明瑟、上下天光、慈云普护……那两个领路太监引着吉灵到了勤政亲贤殿旁边。垂花门外早有轿子等着——妃嫔们都是从这儿开始坐上轿子,被送进各自居处。吉灵坐上了轿子,眼看着轿子沿着湖边,渐渐行到了如意桥旁。这儿离九州清晏就很近了,也能比刚才看得清楚的得多,九洲清晏气势恢宏,飞檐流光,果然是天子居处。上了如意桥,地势渐渐变高。从轿窗里看出去,水光天色,美不胜收,又有水禽,擦擦地拍着翅膀飞过水面,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美丽诗句来。因着上坡,侍轿太监甚是吃力,放慢了速度。吉灵趁着这时候,拿着那张图纸,颠过来倒过去地看,又细细问着领路的太监。那太监虽是内务府早拨在圆明园的人手,但吉贵人是紫禁城中红人,奴才们又各自有各自的消息灵通,自然耳目清楚。此时见吉贵人垂询,他哪有不趁机讨好巴结的道理?他初时还不敢多说,生怕贵人嫌他啰嗦,后来见着这位吉贵人甚是和气,问得也仔细周详,他便一一解释给她,渐渐就说得起了兴头。吉灵问一句,他能絮絮说上十句,兼着东西南北地指着给吉灵看。吉灵:……你比导游还专业……这般过了一会儿,她弄明白了。后宫之中,一个简单粗暴直接的道理就是——皇帝的寝宫在哪儿,哪儿就是香饽饽。就如同紫禁城中的养心殿一般——谁离养心殿近一些,谁能接近皇上的机会也就多一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六宫的妃嫔们,可比东六宫的占便宜——因为养心殿在乾清宫西边,后面就是永寿宫、翊坤宫、长春宫等西六宫的宫室。东六宫,离养心殿太远的地儿,若不是得宠的妃嫔,皇上也不乐意大老远地跑去。如今到了圆明园,也是一样的道理。以皇帝的寝宫区——九洲清晏为中心,周围一圈紧紧靠着它的建筑群们,都被众妃嫔的眼珠子们紧紧盯着呢!但是地方就那么大,宫苑就那么多。人却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僧多粥少——怎么分配就看皇帝的心意了。离着九洲清晏最近的,主要有勤政亲贤、莲花馆、牡丹台、慈云普护等等。一个个排除来看:勤政亲贤殿——这是皇帝召见大臣、批阅奏章之所,自然不可能给妃嫔居住。莲花馆,据说是安排给阿哥居住的,也不在考虑之列。慈云普护:那是寺庙园林……上下天光:名字很美,来自《岳阳楼记》中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但它只是临后湖建的两层楼阁,主要用来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上下水天一色。若是住人,只怕还得修葺一番。这样一看,离着九洲清晏最近的,只剩下牡丹台了。但据说,不出意外的话,牡丹台会安排给成太妃——这可是个好地儿,位于“九州清晏”之东,面临后湖。四周有水环绕,西边有小桥与九州清晏相通。估计不少妃嫔都虎视眈眈着这块绝佳地形,没曾想最后半路里杀出个成太妃……顺着牡丹台过去,又是一座极长的桥,下了桥,往北边行了几十来步,轿子停住了。两个领路太监笑着对吉灵道:“这儿就是贵人的居处了!”,又示意侍轿太监将轿子放下,扬声唱道:“请贵人下轿!”吉灵扶着七喜的手下跨下了轿子,瞬间眼睛就亮了!好一座幽静的院落!眼前的建筑设色大方淡雅,满屋面的灰瓦卷棚顶,不施彩画,清新出尘。旁有茂林修竹,碧色如玉。匾额上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天然图画。阶下流水潺潺。这其实是座小岛,通过长桥连接到牡丹台前面,再通过牡